老猫视界

一个人,一条路,人在途中,心随景动,从起点,到尽头,也许快乐,或有时孤独,如果心在远方,只需勇敢前行,梦想自会引路,有多远,走多远,把足迹连成生命线。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

        “高跷走兽”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汉族舞蹈形式。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,是一种汉族民俗文化,一般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其表演形式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,将人与兽巧妙组合,精心装扮,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,演员负重荷,脚下高跷必须是同步行走并协调一致,按配乐节拍行走。辅助配乐由锣鼓、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。人及兽的造形奇特,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,气势宏伟,十分壮观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文/吕宝福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       走兽的队伍正在整装待发,化妆师在给走兽队员细心地化妆。听拍剧照的陈老师说,这样的脸谱黄色代表着神绿色则为怪,在舞台上是没有的,只有在大型社火和祭祀活动才有可能出现, 寓意是惩恶扬善 ,从而演绎着一场场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!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         现在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,虽经多次修补,原貌仍存。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高的艺人做出模型,用麻丝、麻纸、细绳、细竹、铁丝、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,并涂以五颜六色,外形威武而精美。“高跷走兽”的种类包括:独角兽、貅狼、麒麟、竹马、猫、黑狸虎、梅花鹿、貘等。每个走兽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或典故,每个故事都表现了征服邪恶的主题。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仅存的民间社火“高跷走兽” - 老猫视界 - 老猫

 

       据传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在北阳城村的县城建成了火神庙,在正月二十九这天举行大型祭祀活动,“高跷走兽”表演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项,从那时起,这项表演每年举行,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,文革期间杨丙耀等老艺人凭着一种对祖先文化遗产的酷爱,将道具悄悄保存下来,使这项艺术得以继续传承,目前这种罕见的汉族表演艺术仅存于运城稷山县。2017年2月10日拍摄于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。   图文/吕宝福


 


 


 
评论

© 老猫视界 | Powered by LOFTER